中心课题组暑期在西藏开展野外地质调查
2018年7-8月份,协同创新中心李正汉博士,刘德亮博士与资源学院本科三年级学生石岷在西藏开展野外地质调查,从拉萨出发,由东到西沿雅江缝合带直到班怒带折返,再由西向东沿羌塘地体南缘岩浆弧进行了野外考察,长途跋涉2000多公里。课题组拟选取对洋-陆俯冲及陆-陆碰撞响应敏感的羌塘南缘陆缘弧内花岗岩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侏罗纪-白垩纪4个岩体花岗岩锆石和磷灰石矿物对裂变径迹和(U-Th)/He年代学研究,利用花岗岩Alin-hornblende压力计估算岩体定位压力和深度,结合热史模拟刻画T-t轨迹,计算剥蚀过程中的时间和速率,探讨其与班-怒洋俯冲消减、拉萨-羌塘和印度-亚洲碰撞的关系,深入认识青藏高原隆升过程与机制。
图1 2018年7月27日,在藏南羊卓雍错地区进行野外考察,对区域主要地质露头进行了岩性及构造观察,并采集样品。
图2 2018年7月30日,对青藏高原中生代羌塘地体南缘岩浆弧进行了野外考察,在羌塘地体最西端班公湖地区对拉热拉新花岗岩体进行地质调查,根据野外接触关系,划分不同期次岩浆活动,并系统采样,为研究岩体建造过程和岩浆演化过程的物理化学条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图3 2018年7月30日,对青藏高原中生代羌塘地体南缘岩浆弧进行了野外考察,在羌塘地体西段的埃永错地区对侏罗纪花岗岩进行观察和采样,拟通过低温热年代学方法,研究区域构造抬升剥露过程。
图4 2018年8月1日,对青藏高原中生代羌塘地体南缘岩浆弧进行了野外考察,新发现一套闪长斑岩脉,采集了样品。
图5 2018年8月1日,对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内的复理石观察采样,通过沉积盆地分析,揭露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俯冲消减过程。
图6 2018年8月5日,对羌塘地体南缘改则地区早晚白垩世沉积地层及火山岩夹层进行详细的野外考察,揭露俯冲-碰撞过程中沉积与火山作用的响应,此图为地层剖面旁简单的午餐,大家吃得津津有味。
图7 2018年8月11日,对那曲东部复理石进行详细的野外考察,与西段的班公湖地区进行对比研究,并采集了样品。
图8 2018年8月14日,在羌塘地体南缘的东段,对丁青县北部的花岗岩体进行了详细的野外观察及采样,用于研究羌塘地体南缘的冷却剥露过程。
图9 2018年8月16日,对丁青县城西北的中生代砂岩沉积进行野外考察和采样。
图10 2018年8月16日,对丁青地区片理化辉长岩进行详细的野外考察,并采集了样品,研究区域构造演化过程中相关的岩浆作用特点,时代以及地球动力学的指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