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少涌教授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完成综合绩效评价

发布人:徐佳发表时间:2022-01-07点击:

2022年1月6日下午,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在北京组织专家,对我校紧缺战略矿产资源协同创新中心蒋少涌教授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我国稀有金属矿床形成的深部过程与综合探测技术示范”项目开展了综合绩效评价。因疫情原因,综合绩效评价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按照回避原则,邀请了7名评审专家,在北京的4名专家在会议评审现场,其余3名专家在线上参加评审。参会人员有项目负责人蒋少涌教授,各课题负责人、各课题骨干人员、各课题财务工作人员等。我校科发院常务副院长胡祥云教授全程参会,在我校答辩会场参会的还有地球科学学院吴元保教授、曹淑云教授、资源学院赵新福教授、地空学院刘双副教授及项目办公室工作人员(图1)。

首先,项目负责人蒋少涌教授进行综合绩效评价汇报,汇报分为四个部分:项目执行情况、取得的主要成果、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及组织实施管理工作。本项目对照任务书规定的研究任务及考核指标,达到并部分超额完成了预期目标。项目围绕两个关键科学问题:稀有金属元素成矿的岩浆深部过程与矿质聚集机理,及稀有金属成矿地质体的时空分布规律及成矿识别标志,选取南岭、大兴安岭中南段、中祁连西段三个示范研究区,由深到浅、由宏观到微观,综合利用地质、物探、化探、地球化学和同位素示踪、矿石矿物同位素直接定年五种技术组合,开展稀有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勘查,研究其矿床模型和分布规律,发表了100多篇高水平论文,出版专著1部,培养了一批博士生、硕士生,建立了一支科研勘查一体化的高水平研究团队。项目取得了以下主要创新成果:一是,建立和完善了我国花岗岩型、伟晶岩型、碳酸岩型和热液型稀有金属矿床成矿模式。二是,提出了隐爆角砾岩型锂矿床、变粒岩型铌钽矿床、锂绿泥石型锂矿床、云英斑岩型铷锂铯矿床等新类型的稀有金属矿床成矿模式。三是,建立了不同类型稀有金属矿床的综合勘查技术方法,提出一批稀有金属矿产勘查示范基地与找矿靶区;四是,提出了在华南晚中生代火山岩盆地中寻找稀有金属矿的找矿新思路。

2DBE8

1 我校在项目综合绩效评估的答辩现场

随后,评议专家对项目的汇报内容进行质询。专家质询的问题综合起来,主要聚焦在不同类型稀有金属矿床的综合勘查技术方法组合的创新性和效果、项目提出的成矿模型是否在国内外具有普遍性、找矿模型是否具有普适性和示范性等问题。蒋少涌教授展示了本项目录制的综合勘查技术方法示范的视频,并对评议专家提出的问题逐一进行了回答。